西交利物浦大学图书馆

在西交利物浦大学(XJTLU)“国际化、研究型、创新型” 的办学蓝图中,图书馆绝非传统意义上的 “藏书空间”,而是集 “资源检索、学术支持、协作创新、文化交流” 于一体的核心学术枢纽。这座坐落于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现代化图书馆,既传承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学术积淀,又引入了英国利物浦大学的资源体系,以 “中西融合” 的资源特色、“技术驱动” 的服务模式、“开放共享” 的空间设计,成为 XJTLU 师生开展科研、学习与协作的 “第一阵地”。对于计划报考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学生,或是希望深入了解校园学术资源的准留学生,这份深度解析将带你解锁这座 “智慧图书馆” 的多元价值。

一、资源体系:中西合璧,覆盖全学科需求的学术宝库

西交利物浦大学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,在于其构建了 “中英双校资源联动 + 全球数据库覆盖”
的立体化资源网络,确保不同学科、不同阶段的师生都能获取精准支持。

1. 馆藏资源:纸质与数字并重,兼顾经典与前沿

纸质馆藏:馆内现有纸质图书超 150 万册,涵盖文、理、工、商、医等全学科领域,其中特色馆藏包括:

中英双语经典学术著作(如《科学引文索引(SCI)核心期刊论文集》《剑桥中国史》系列);

英国利物浦大学原版教材与学术专著(覆盖商科、工程、设计等 XJTLU 优势学科,与利物浦大学图书馆馆藏同步更新);

苏州地方文化与产业相关文献(如《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报告》《江南文化研究丛书》),助力学生结合本地产业开展研究。

数字资源:通过 “XJTLU 图书馆官网” 可访问全球超 1000 个数据库、300 万 + 电子图书、1.2 万 + 电子期刊,核心资源包括:

中英双校共享资源:学生可直接访问英国利物浦大学图书馆的数字资源(如 IEEE Xplore、Elsevier ScienceDirect、JSTOR 等),无需额外权限,实现 “不出国门享受英国名校资源”;

学科专属数据库:针对 XJTLU 优势学科定制资源包,例如商科的 “彭博终端(Bloomberg Terminal)”“Wind 金融数据库”,工程学科的 “ANSYS 工程仿真数据库”“IEEE Xplore 数字图书馆”,设计学科的 “ProQuest 艺术与设计数据库”;

中文核心资源:同步接入中国知网(CNKI)、万方数据、维普网等中文核心数据库,满足师生查阅中文文献、开展国内合作研究的需求。

2. 特色资源:聚焦 XJTLU 学科优势,打造独家支持

“利物浦大学特藏” 专区:馆内设有独立的 “利物浦大学资源专区”,收藏英国利物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、期刊合订本,以及利物浦大学教授捐赠的个人学术手稿(如工程领域的经典设计图纸、商科的案例研究原始资料),学生可在此获取原汁原味的英国学术资源;

“科研数据支持库”:针对硕士、博士研究生及科研团队,图书馆提供 “科研数据管理平台”,涵盖:

开放获取科研数据集(如欧盟 Open Data Portal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(NSF)数据集);

学科专属数据工具(如商科的 “全球宏观经济数据平台”、环境科学的 “全球气候变化数据集”);

数据管理服务(如帮助科研团队整理、存储、共享研究数据,确保符合国际学术规范)。

二、空间设计:开放共享,适配多元学习与协作场景

西交利物浦大学图书馆以 “用户需求” 为核心,将 6.8 万平方米的空间划分为 “安静学习区、协作研讨区、科研创新区、文化体验区” 四大功能板块,满足从 “个人深度学习” 到 “团队项目协作” 的全场景需求。

1. 安静学习区:专注高效的 “沉浸式学习空间”

分布与设施:图书馆 1-3 层设有超 2000 个独立学习座位,配备可调节台灯、USB 充电接口、降噪地毯,部分座位还提供 “个人储物柜”(需提前线上预约);

特色区域:

“静音阅览室”:采用隔音玻璃隔断,禁止电子设备外放,适合需要高度专注的考研、考公、语言考试备考;

“景观学习区”:位于图书馆 4 层,临窗座位可俯瞰独墅湖景色,搭配舒适座椅,为长时间学习提供放松视野。

2. 协作研讨区:激发创意的 “团队协作阵地”

灵活研讨空间:馆内设有 50 + 大小不一的研讨室,分为 “2-4 人小型研讨间”“6-8 人中型研讨室”“10 人以上大型会议室”,全部配备:

多媒体设备(投影仪、电子白板、视频会议系统,支持远程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师生开展跨校协作);

可移动桌椅与白板墙,方便团队头脑风暴与方案展示;

预约机制:师生可通过 “XJTLU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” 或官网预约研讨室,预约时长最长可达 4 小时,研究生团队还可申请 “长期固定研讨空间”(需提交科研项目证明)。

3. 科研创新区:技术赋能的 “科研支持中心”

“智慧科研实验室”:针对硕士、博士及科研团队,图书馆 3 层设有专属科研空间,配备:

高性能计算终端(搭载 MATLAB、Python、Stata 等科研软件,支持大数据分析与建模);

3D 打印实验室(提供 FDM、SLA 两种 3D 打印技术,学生可打印科研模型、设计原型,如工程学科的机械零件、设计学科的产品模型);

数据可视化工作站(配备超大屏显示器、Tableau 等可视化工具,帮助科研团队将复杂数据转化为直观图表);

“学术支持办公室”:图书馆设有 “学科馆员” 驻点,每位学科馆员对应 1-2 个学院(如商科馆员、工程馆员),提供 “一对一科研咨询”(如文献检索策略、论文引用格式规范、科研数据管理),每周还会举办 “科研技能工作坊”(如 “EndNote 文献管理软件实操”“SCI 论文写作技巧”)。

4. 文化体验区:中西融合的 “学术文化窗口”

“XJTLU 学术成果展”:图书馆 1 层大厅设有动态展示屏,实时更新 XJTLU 师生发表的顶级期刊论文、获奖科研项目(如 “江苏省科技进步奖”“国际设计大奖”),营造学术氛围;

“利物浦大学文化角”:展示英国利物浦大学的校史资料、学术活动照片,定期举办 “英国文化沙龙”(如
“利物浦大学学术传统分享会”“英式学术写作讲座”);

“苏州文化书架”:收藏苏州本地文化、历史、产业相关书籍,同时举办 “江南文化讲座”“苏州非遗体验”
等活动,帮助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文化,也为中国学生提供本土研究素材。

三、服务体系:技术驱动,全流程覆盖的学术支持

西交利物浦大学图书馆突破 “被动借书” 的传统服务模式,以 “主动服务、精准支持、技术赋能” 为核心,为师生提供从 “入学引导” 到 “毕业科研” 的全周期支持。

1. 基础服务:便捷高效,打破时空限制

借阅与续借:采用 “自助借还机” 实现 24 小时自助服务,每本图书借阅期限为 30 天,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续借 2 次(最长借阅期 90 天);针对科研需求大的师生,可申请 “长期借阅权限”(部分专业书籍可借阅 180 天);

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:若 XJTLU 馆藏中无所需文献,可通过 “馆际互借系统” 向西安交通大学、苏州大学、英国利物浦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申请调阅,平均传递时间为 2-5 个工作日,且对师生免费;

24 小时线上服务:图书馆官网与微信公众号提供 “在线咨询”(工作日 9:00-21:00 有专职馆员实时回复)、“文献请求”“预约座位” 等功能,周末及节假日也可提交需求,馆员将在 24 小时内反馈。

2. 学术支持:从入门到科研的阶梯式辅导

新生入门培训:每年 9 月为新生开展 “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培训”,包括:

“数据库使用实操课”(手把手教学生检索 IEEE、Elsevier 等核心数据库);

“学术规范讲座”(讲解英国学术写作中的引用格式、反抄袭要求,与利物浦大学学术标准同步);

学科专属支持:为每个学院配备 “学科馆员”,提供:

课程嵌入培训(如为商科学生讲解 “彭博终端使用技巧”,为工程学生讲解 “ANSYS 数据库检索”);

科研项目定制支持(如帮助博士团队设计文献检索策略、整理科研数据、撰写文献综述);

写作与发表支持:图书馆联合语言中心开设 “学术写作工作坊”,针对:

本科生的 “课程论文写作”(如如何构建论文框架、规范引用格式);

研究生的 “期刊论文发表”(如如何选择目标期刊、应对审稿意见、使用 Turnitin 反抄袭检测);

同时提供 “一对一论文辅导”(需提前预约,由具备英国高等教育背景的馆员或教师担任辅导师)。

3. 技术服务:数字化工具赋能学习与科研

“智慧图书馆” 技术应用:通过 “XJTLU 图书馆 APP” 可实现:

馆藏查询与座位预约(支持 “扫码占座”“临时离开锁座” 功能,避免座位浪费);

电子资源推送(根据用户学科与研究方向,定期推送相关数据库更新、核心期刊论文);

虚拟书架(收藏常用电子图书与论文,支持跨设备同步阅读);

特殊技术支持: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师生,提供:

无障碍服务(如盲文书籍、有声读物、无障碍阅读设备,支持视障学生使用);

多媒体制作支持(图书馆 2 层设有 “多媒体工作室”,提供视频剪辑软件、录音设备、绿幕拍摄场地,帮助学生制作课程展示视频、科研成果演示片)。

四、开放与协作:连接校园内外的学术共同体

西交利物浦大学图书馆不仅服务于本校师生,还积极打造 “开放共享” 的学术生态,成为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。

1. 校内协作:跨学科交流的 “桥梁”

“学科交叉研讨日”:每月举办 1 次跨学科交流活动,由图书馆联合不同学院发起,例如 “人工智能与商科的融合应用”“绿色工程与可持续发展” 等主题,邀请不同学科的师生分享研究成果,促进跨领域合作;

“学生科研成果展”:每年 5 月、11 月举办 “XJTLU 学生科研成果展”,展示本科生的
“荣誉学士学位论文”、研究生的科研项目报告,优秀作品可获得图书馆推荐,参与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学术成果评选。

2. 校外合作:链接全球的学术网络

“利物浦大学图书馆联动服务”:XJTLU 学生若赴英国利物浦大学交换或攻读学位,可直接使用利物浦大学图书馆的全部资源与服务(如借阅纸质图书、预约研讨室),无需重新办理借阅证;

“长三角高校图书馆联盟”:作为联盟成员,XJTLU 图书馆与上海交通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南京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,师生可凭 XJTLU 校园卡借阅联盟内高校的纸质图书,参与联盟举办的学术讲座与培训;

“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”:与苏州本地企业(如华为苏州研究院、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)、科研机构(如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)建立合作,为企业员工与科研人员提供资源查询与学术支持,同时也为 XJTLU 学生对接企业实习与科研项目资源。

西交利物浦大学图书馆的核心价值,在于它跳出了 “图书馆 = 藏书楼” 的传统认知,以 “资源为基、服务为魂、空间为载体”,成为 XJTLU “中西融合” 办学理念的生动体现。在这里,学生既能通过英国利物浦大学的资源体系培养国际化学术视野,也能依托中文核心数据库与本地文化资源扎根中国语境;既能在安静的阅览室里深耕专业知识,也能在协作研讨室里碰撞创新火花;既能获得从论文写作到科研发表的全流程支持,也能借助技术工具提升学习与科研效率。对于选择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学生来说,这座图书馆不仅是学术资源的 “补给站”,更是陪伴整个大学时光的 “学术伙伴”,为每一段探索知识、追求创新的旅程提供坚实支撑。

快速申请